最近,有几家车企发布了“十四五”规划,有媒体认为不乏“大跃进”之嫌。笔者也有同感,觉得有些车企高层头脑里的陈旧观念尚未消除,尚未摆脱传统的规模数量型“路径依赖”。
说大话、画大饼、喊口号轻而易举,谁都会,也能鼓舞职工的信心,忽悠一下消费者和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但毕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属于投机取巧、机会主义的做派。这是一种小聪明,不是大智慧。中国汽车行业改革开放40多年来,借着国内车市持续高速发展,有多少车企在产销目标上“放过卫星”、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有这种癖好的车企都是哪几家?或许行业里的老人,尤其是老媒体人心中大致都有个数。
当然,有的车企确实有些底气,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应该拥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口气大一点、心气高一点、把自己看得重一点,也理所当然,毕竟大家都是在市场上互相竞争,不必衣锦夜行,包子里有肉需要广而告之。不然,岂非自我埋没、妄自菲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里,大家不是常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吗?不过,话还是要说得适度一点,宣布的产销目标不要给人目瞪口呆的感觉。总是把话说过头,到时兑现不了,容易成为行业笑柄。说大话时痛快,自己给自己脸上抹把金粉,结果却是抹了灰。
这样做,对企业品牌的伤害是比较大的,连带着产品品牌也受到影响。一家企业说话总是水分比较大,不免会在消费者心目中落下一个不诚实的印象。说到底,好说大话、好吹牛,既有点吹口哨走夜路——虚张声势的嫌疑,也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成年人,爱说大话的企业人格是不成熟、不够高级的。企业品格不够好,企业的文化会好吗?产品品质会好吗?笔者认为,好说大话、好吹牛是一种惹人嫌弃、让人鄙视的小聪明,是一种病,得好好治治。什么时候车企做事低调踏实了,产品实力芝麻开花节节高了,说话也稳重诚实了,甚至有些谦抑了,这病才算治好了,企业人格才算晋级了。
可能有的车企把说大话和吹牛当作一种动员手段,“法乎上得乎中,法乎中得乎下”,如果产销目标定得比较低,大家踮踮脚就能够得着,整个公司岂不是缺乏斗志?岂不是会被对手轻而易举地超越过去?要是这样,岂非现任领导的一大罪过?这样的评价方法也犯了“路径依赖病”。
好比是一个人,块头大,身体就一定健康吗?显然不是。车卖得多,挣的钱就一定多吗?自然也不是。车总是比对手卖得多,钱没有对手挣得多,这样的日子能持久吗?所以,差距就体现在企业的底子上和素质上。
时值世界汽车产业百年巨变时期,“新四化”特征已经确定无疑。消费在快速升级,车企淘汰赛越发激烈。产品正在发生着巨变,技术孕育着巨变,都需要车企拿出巨额的研发投资和制造体系改造投资。如果还像过去一样穿新鞋走老路,沉浸在“路径依赖”当中拔不出来,一味地倾向于追求产销高速度,在企业和产品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留下数不清的不细致、不踏实,势必会把企业的“身子骨”给折腾虚了,“免疫力”肯定也会下降。
当然,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质量和速度对立起来。正确的做法是该快时则快,不该快时就不要快。有时候,慢下来是为了以后的快。在整个行业迎来百年巨变、需要巨大投入、即将在新的维度上迎来激烈竞争的历史时期,中国品牌汽车企业有必要深刻地品味和践行这种唯物主义的快慢辩证法。
慢不下来、不愿意慢下来,以及好说大话、好吹牛都属于“虚症”,热燥、虚浮、神不守舍。前些年,某日系品牌车企处于低潮时期,抛出了“年轮经营”的说法,好多人嘲笑道:“这是在自我遮丑。”更有不少业内人士觉得不可思议:“市场这么好,大家都在力争跃进、超越和跨越,像树一样一年一轮地慢慢长,岂不急死人?”几乎与此同时,那家车企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中开始全面推行“回归原点”的革新行动,全面检点、反省和改革公司的每个价值链。3年之后,那家车企的合资公司的研发体系、制造体系、产品技术、品质管理和运行效率全部上了一个大台阶,产销增速和利润率让同行羡慕不已。
去年11月,中共中央建议“以定性表述为主、蕴含定量的方式”来确定“十四五”和到2035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按照这个要求,中国品牌车企惟有坚决地抛弃“路径依赖”思维惯性,认真细致地对标国际先进企业,找准差距,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谋划,多想多谈如何提升质量效益,少谈或者不谈规模数量,如此才能切实贯彻落实“新理念,开新局”的要求,企业人格、产品品牌才会在人们的心里得以刷新。